工作汇报网 >地图 >汇报资料 >

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名言名句

时间:2024-08-19 作者:工作汇报网

《荀子》名言名句(摘录36条)。

“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名言名句。”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名人名言也成为了重要的商业资源,名人格言是我们人生成功的不二法则。经过整理整合工作汇报网编辑为大家提供《《荀子》名言名句》的详细介绍,为了重温请立即将这页句子加入收藏!

《荀子》名言名句(篇1)

1、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想了解一个人,就去观察他的圈子;他的圈子是啥样的,这个人就是啥样的,八九不离十。人可以装一装,但他的圈子不会装。

2、荀子是周朝战国时期的一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哲学上,还是在教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乃至当今,荀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政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荀子

4、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荀子

5、君子赠人之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子

6、人类的交往,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好话犹如春风,让人觉得温暖、舒适;赖话犹如刀子,让人觉得心寒、难受。不会说好赖话的人,人际关系一定是紧张的;不会听好赖话的人,总是被人所轻视和孤立的。

7、二是倡导忠职敬业。苟子提出了“从道而不从君”的忠君原则,对于制中、宰爵、司徒、治田、虞师、乡师、工师等身为人臣的忠职也进行了论述和明确。他提出的君主早朝不能太晚、为臣者敬业守职的精辟见解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享有较高地位,一直沿袭到末期。

8、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9、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名言名句

10、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1、历史的殿堂不同于上层社会,它只向勤劳和美德敞开大门。没有财富,没有声誉,没有背叛可以腐败,恐吓,或欺骗阿莱西姆的守门人。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无论是恶人还是平民,都是历史宫殿所无法企及的。

12、乱则国危,治则国安。——《王霸》——荀子名言

13、忠诚是人类最可贵的财富。

1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5、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6、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7、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起伪。——荀子

18、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名言名句(篇2)

19、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荀子

20、自由是人类最坚定的信仰。

21、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抱怨,要么是抱怨别人的不是,要么是抱怨老天的不公。他从来也不会反省自己,从来也没觉得自己不对,从来也没觉察到别人也烦他。这种人,说白了,就是胸无大志、穷途末路之人。

22、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23、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71、思索以通之。

24、先生说:还没学。绿色的,拿蓝色的,蓝色的拿蓝色的。

25、接下来,他举了大量历史名人为例,尧高而舜矮,周文王高而周公旦矮;孔子高而冉雍矮,孙叔敖外表丑陋却为楚国称霸立下汗马功劳还有叶公子徐偃王等,都是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之人却都成为让人敬仰之人。进一步论述了不能只从外表来评判一个人,而要看他内在的思想学问。夏桀、商纣再次被荀子提到,他们都是仪表堂堂之人,但结果呢?只留下历史骂名和耻辱。

26、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荀子

27、在所有的坏事中,谣言传播得最快。当速度增加得更剧烈时,扩张的表面会膨胀更多的能量。

28、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名言名句

29、爱国是人类最坚定的信仰。

30、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儒家思想。荀子参与政治的热情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但战国末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郁郁而终。

31、言行一致,说好话、做好事,以身作则,那是国家之宝。嘴巴说好话,行动上做坏事,那是扰乱国家的妖孽。

32、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荀子

33、道德是人类幸福的源泉。

34、自由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

35、但他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政治观点,即礼法一体化和君臣民三者之间的政治秩序,进一步发展了儒学。荀子的政治理念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荀子的《君道》一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礼法观、君臣观、君民观三个方面透视出他所构筑的隆礼重法,君逸臣劳及君舟民水的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

36、修身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机遇。

本文来源:http://www.gsi8.com/huibaoziliao/5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