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网 >地图 >汇报资料 >

书法名言名句欣赏楷书

书法名言名句欣赏楷书

时间:2024-09-16 作者:工作汇报网

书法名言名句欣赏楷书通用。

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明.懂其昌《画禅随笔》。如果你对书法名言名句欣赏楷书感兴趣下面的内容可能对你有所帮助。名人名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份乐趣,名人格言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些句子记录了一些有益的信息阅读后你会有所了解!

1、写字如做人--字写多了,人格便也形成了。古人写字,往往先重视自身品德的建立,古人说,字如其人,做人为先。只有人做得正、做得真,他的字才经得起考验、经得起品味。字让人贵,人也让字贵。虽然有一些卑鄙小人,如秦桧、蔡京等人,字写得好,但是终不被认可。

2、书法惟风韵难及......。清.左因生《书式》

3、若分布少明,即思纵巧,运用不熟,便欲标奇,是未学走而先学趋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4、临摹古人,须食古而化,独自成家。明.李流芳

5、沉者,下笔不浮,刻入纸中也;萤者,如孤月流天,无云翳也;清者,非谓瘦与寒也;肥者,亦有清气也,在参古贴而得之。《书法三味》

6、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北宋.苏轼《论书》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唐.蔡希综《法书论》

7、书之大局,以气为主;字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出。姚配中

8、观能书者,仅得数字揣摩,便自成体。无他,专心既久,悟其用笔,用墨及结体之法,供我国运用耳。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9、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伤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10、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明.懂其昌《画禅随笔》

11、二.临摹入门循序渐进

12、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北宋.苏轼〈论书〉

13、笔墨酣畅,意趣超古。清.吴历

14、今之学书者,自当以唐碑为宗。唐人门类多,短长肥瘦,各臻秒境;宋人门类少,蔡,苏,黄,米,俱有毛疵。学者不可不知也。清.钱泳《履园丛话》

15、颜真卿楷书点画起笔和收笔有明显顿挫,因而提按变化明显,尤其是横画,一般两起笔要粗,中段提细;比如有名的碑帖《多宝塔碑》,一眼望去,整体文字书写的敦厚之气扑面而来。我们能看到每个字颜真卿都用了饱墨,几乎看不到涩笔的出现。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每一笔都没有掩藏笔锋,而是很充沛的表达出来。

16、笔墨一道,用意为上。清.王原矜

17、若执着成见,凝滞于胸中,终不能参以活法运用,虽参活法,亦自有一定不易之势。奔放驰骤,不越范围,所谓师古而不泥于古,则得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8、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北宋.黄庭坚《论书》

19、然智者无涯,法不固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工用者居下。唐.张怀灌《书艺》

20、作书须自家主张,然不是不学古人;须看真迹,然不是不学碑刻。清.冯班〈钝吟书要〉

21、书法名人名语(节选)

22、笔墨可知也,天机不可知也;规矩可得也,气韵不可得也。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

23、书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条理与字中,大者磅礴乎字外。清.刘熙栽《艺概》

24、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明.李日华

25、近世士人多学今书,不学古书,务取媚好,气格全弱,然而以古并之,便觉不及;岂古人心法不传而规模形似,不足以得其妙乎。宋.周行己《浮止集》

26、作字要手熟则气神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宋苏轼《东坡题跋》

27、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28、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清.王淑〈论书滕语〉

29、古人论诗之妙,必曰沉着痛快。惟书亦然,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明.丰坊《书诀》

30、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海岳书评》中有这样一句评价:“颜真卿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一句话中包含了人物、情节、器物,细品一番真不失为一句精彩的意象化概括。

31、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清.梁谳《学书论》

32、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唐.张怀灌《书议》

3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34、可与谈斯道矣!东晋.卫铄《笔阵图》

35、古人有言;随人学人成旧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黄庭坚《论书》

36、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清.梁谳《学书论》

37、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38、金开诚先生将颜真卿书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五十岁以前。该时期是颜颜真卿书风的酝酿时期。楷书结体紧密,布白紧凑,风格流美。还带有二王的影子和经生书的味道。如四十四岁作的《多宝塔碑》和四十六岁作的《东方朔画赞碑》。

39、写字,其实就是在磨砺人品。在浮躁不堪的社会,像收笔一样,或含蓄收住内心,或直接锋芒毕露,不同的选择,成就不同的人生品位,也成就不同的人格。

40、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为上,法于意次之,发于笔又次之,发于墨下矣。清.张庚

41、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清.刘熙栽《艺概》

42、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风流遗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清.恽寿平《香馆画禅》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有书卷气。清.蒋骥《传神秘要》

43、三.形神相依意境为重

44、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清.恽寿平《欧香馆画跋》

45、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道灵感物,不学说以今方新,学书以古方朴。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46、学者贵于慎取,不可遂为古人所欺。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47、用力到沉着痛快处,方能取古人之神,若一味仿摹古法,又觉刻划太甚,必须脱去摹似蹊径,自出机轴,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遂使古法优游笔端,然后传神。清.宋曹《书法约言》

48、近人不知其用力所自出,专攻近体,可谓数典忘祖矣,焉能卓然以自立哉!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49、仆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唐.张怀灌《文字论》

50、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唐.张怀灌《六体书论》

51、”六十五岁以后,人书俱老。这个时期,愈发庄重阔达,苍劲厚重,气势雄壮。作品有七十一岁作的《颜勤礼碑》、《颜氏告身》、《颜家庙碑》等。

52、若但株守一家而摹之,久之必生一种习气,甚或至于不可响远。苟能知其弊之不可长,于是自书精意,自辟性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袭不蹈而天然入声,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传后世而无槐:而后成其为我而立门户矣。清.沈宗骞〈芥学画编〉

53、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渊深之理,伏于查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灌《书艺》

54、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55、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鲱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疏笋气,皆士气之弃也。清.刘熙载《艺概》

56、旧他拓本与拓手精,则肥瘦不失,精神充足,而紧要在执笔得法,执笔不得法,纵令临古人墨迹,皆无是处也。清.梁谳《学书论》

57、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勿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南宋.姜夔《续书谱》

58、书要力实而气空,然求空心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也。

59、五十岁至六十五岁期间,是其书法形成独特风格的时期。该时期颜真卿风格已经成熟终于脱离二王另辟蹊径。结体阔达平整,中锋用笔,藏锋圆转,笔画往往横细竖粗,浑厚雄强,雍容大方,气势磅礴。作品留存较多,如五十六岁作的《郭家庙碑》、六十三岁作的《大麻姑仙坛记》、《中兴颂》、六十四岁作的《元结碑》等。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了对唐楷几乎不感兴趣,却说:“鲁公书如《宋开府碑》(即《宋璟碑》)之高浑绝俗,《八关斋》之气体雍容,昔人以为似《瘗鹤铭》者,诚为绝作。

60、学书六要;一气质,二天资,三得法,四临摹,五用功,六识鉴。六要俱备,方能成家。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61、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别。入他身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清.刘熙栽《艺概》

62、作书要发挥自己性灵,初莫寄人篱下,凡临摹各家,不过窃取其用笔,非规矩形似也。近世每临一家,止摹仿其笔画;至于用意入神,全不领会。要知得形似者有尽而领神味者无穷。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63、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64、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晋.王羲之《述天台紫真传授笔法》

65、故思翁有“谬种流传,概行扫却”之说,最有功初学。若已入门庭,则当曰:与其过而弃之,毋宁过而存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66、机者,传奇之精神;趣奇,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升气。李渔《闲情偶记》

本文来源:http://www.gsi8.com/huibaoziliao/54418.html